[投資] 主動型基金 V.S. 被動型基金?

在眾多投資方式中,基金相對是一種很好入門的投資產品,不用開立證券帳戶,只要有銀行台幣或外幣帳戶且做完風險屬性後,就能很方便地透過網銀申購。並且透過基金可以申購到世界各地的商品,對於想要分散風險或是對特定區域有興趣的人來說也尤為方便。

什麼是基金

基金 ( Mutual Fund ) 是透過集結投資人資金交由基金經理人管理、操盤的一項投資商品。基金經理人會依造交易策略將金資金投入不同的市場跟商品,像是股票、債券等,投資人將會依據原始投入金額獲得不同份額的報酬。

主動型 v.s. 被動型 差異

而市面上的基金,又可以再細分為主動型基金和被動型基金。其中被動型基金又可再細分為指數型基金 ( Index Fund ) 和指數股票型基金 ( ETF )。

主動型顧名思義是由基金經理人 “主動”挑選合適的投資標的以及決定買進賣出時機,目的是為了贏過大盤獲取更高的報酬率。而被動型則相反,經理人會參考指數組成的成分來調整持有標的,不主動選股也不主動決定進場時機,以達到跟大盤相同的報酬率為目標。

用一句話概括的話,主動型基金的目標是打敗大盤,而被動型基金的目標是複製大盤

其中被動型基金的細分項指數型基金和指數股票型基金,兩者都是追蹤特定指數,差別在於後者可以在股票市場上交易,因此具有淨值和市價兩種價格。

優缺點

當然,不同的投資方式一定各有它的優缺點,以下將以不同面向剖析兩種基金的差異,供讀者參考:

報酬率

因為被動型基金的目標是複製大盤,因此是不可能有超越大盤績效的可能性的。反觀主動型基金,因為是由經理人在經過個股研究後所主動選出的投資組合,因此在報酬率上是有可能會超越大盤的。

成本

這邊暫時不比較交易手續費,而是從費用率 (Expense Ratio) 的角度來做比較。所謂的費用率包含了基金的管理費、經理費以及其他各項其他支出,這些費用會每日從基金的淨值中扣取。

首先,被動型基金因為是經理人並不需要主動選股因此經理費會相對低很多,再來因為主動型基金會有比較頻繁地進出場買賣行為,因此會相較之下產生較高的交易成本 ( 賣出的手續費、交易税等 )。

根據 ICI 在 2022年的報告中指出,主動型的費用率約為 0.66% 相較於被動型的 0.05% 高出了 13.2 倍!

彈性

主動型相較於被動型在選股上有較大的彈性,根據市場的波動經理人可以自由的調整持股成分不會受限於指數,達到提升報酬率的目的。

風險

主動型相較於被動型風險也是更高的,畢竟經理人也是人,只要是人都有可能犯錯進而影響到基金的報酬率。

透明度

通常,主動型不會完全揭露詳細的持股資訊,在官網上可能只會顯示前 10 大持股,更詳細的資訊需要分別去閱讀財報。相反的被動型因為追蹤的就是指數,因此可以較為清楚的知道成分股有哪些,以追蹤標普 500的 VOO 為例,可以輕鬆地在官網上找到持股明細。

主動型基金績效會贏過大盤嗎?

根據數據統計,當統計區間為 1 年時,有 48.92% 的主動型基金贏過大盤,乍看一下這個績效會顯得被動型基金沒有什麼優勢,然而當我們把時間拉長的 5 年後贏過大盤的比例變成了 13.49% ,再拉長到 10 年的話則剩下 8.59%。

說到績效比較,就不得不提到巴菲特在 2008 年曾經發起的 10 年挑戰。為證明被動管理的優勢,巴菲特向對沖基金 Protege Partners 發起挑戰,以10年為期,對沖基金的表現能否跑贏指數基金,並立下了價值 100 萬美元的賭約。巴菲特將錢投入到先鋒標準普爾 500 指數型基金中,而 Protege Partners 則選出 5 檔避險基金,自立下賭約的 2008 年以來的 10 年間,大盤指數的漲幅為 85.4% 而避險基金卻只有 22%。

若仔細去看每一年的績效的話,會進一步發現由經理人所選出來的 5 檔避險基金中,只有在 2008 年超越了大盤,其餘 9 年績效都是落後的。

出於好奇,我也拿了我自己購買的基金 – 百達精選品牌基金 (上) & 法巴水資源 (下),來做比較:

透過比較可以發現,這兩檔基金近一年的績效都是贏過標普500的,然而當時間拉長到五年後,績效雖然不差卻都稍微落後於大盤。

該如何選擇?

從上面的介紹中可以知道主動型和被動型基金各有優劣,在選擇資產配置的時候,應該根據自己當下可承受的風險以及投資想法來選擇合適的標的。

我個人不會因為長期看下來主動型基金的投資效益多數無法打敗大盤而完全不碰主動型基金,畢竟這樣會損失一些短期獲利的機會,加上對我而言,基金的功用在於當我還沒有把美金匯到美股去投資前一個資金停泊的地方,因此長期的獲利並不是我主要關注的點,只要一年期獲利可以大於定存對我而言就是合適的選擇。

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對於股市沒有過多了解,並且有信心可以長期穩定的投入本金的話,或許被動型基金就是更適合你的選擇。

更多基金文章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