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普利亞 (Puglia) 地區,也被稱為「義大利鞋跟區」,有兩個非常具代表性的世界遺產小鎮:童話般的蘑菇村 Alberobello,以及擁有數千年歷史、以石洞屋聞名於世的古城 Matera。

[延伸閱讀] >> [歐洲] 義大利馬泰拉 Matera 住宿推薦 | 5間一生必住一次的夢幻石洞屋推薦
Matera 歷史
馬泰拉的歷史可遠溯至舊石器時代,被認為是全球最古老、持續有人類居住的聚落之一。考古研究顯示,早在舊石器時期,這片地區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到了新石器時代,當地居民開始利用天然的石灰岩地形,在山坡上開鑿洞穴作為住所與儲物空間。這種早期的居住型態,逐漸演變為今日所見的 Sassi (馬泰拉洞穴區)。
進入中世紀,馬泰拉因位於多條貿易與朝聖路線的交會點,加上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成為宗教與政治上的重要據點。當地興建了大量岩洞教堂 (Chiese Rupestri),多半直接雕刻於崖壁之中,內部仍保留著拜占庭風格的壁畫與宗教圖像,展現出當時宗教與文化生活的高度發展。
然而,進入20世紀後,馬泰拉卻從昔日的宗教與貿易重鎮,逐漸走向沒落。由於 Sassi 區長期缺乏基本衛生設施,通風與排水條件惡劣,許多家庭仍擠居於狹小的石洞中,生活環境極為艱困。1950年代,義大利政府正式介入,將大批居民遷出洞穴區,並將該地視為「國家之恥」的貧民象徵。萬幸(?) 正因為政府的強制遷移與長期封閉,使得這片古老聚落得以在半世紀內「被遺棄卻未被破壞」,原始的結構與歷史樣貌得以完整保存,讓馬泰拉成為今日世界上最具代表性、保存最完好的穴居城市之一。
自1980年代起,當地開始有計畫地進行修復工程,將荒廢的石屋重新整建,轉型為旅館、藝廊、餐廳與文化空間。這些曾被視為貧困象徵的洞穴,搖身一變成為全球獨一無二的文化資產。如今的馬泰拉,不僅於1993年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文化遺產,更在2019年榮獲「歐洲文化之都」的殊榮,成功從被遺忘的邊陲之地,蛻變為充滿故事與魅力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以及多部電影的取景地。
交通方式
到馬特拉,我這次的交通工具是搭乘火車,從巴里到馬泰拉這段的火車是由私鐵 — Appulo Lucane Railways Srl 營運的。私鐵的入口超級隱密,沒有仔細看我還以為是一個商場:

我是利用售票機買票,但是好像發現有些人說在小賣部裡面也可以買,單程的票是一人 6 歐,選擇 Matera Centrale 為終點即可。要查詢時間的話,也可以提前到 FAL 的官網看看。


買好票之後,上二樓月台等火車就可以囉。是說義大利的私鐵雖然難找吧,但是論乾淨程度可能還比國鐵好上不少。


選擇任何一班寫著 Gravina – Matera 的班次上車就好,但是要特別特別注意的是,中間是需要在 Altamura 轉車歐!之前看網友說在火車上都會有英文廣播,但偏偏我們去的時候沒有只能依悉從廣播中聽出馬泰拉三個字,還好換乘一點都不困難一在 Altamura 下車,轉乘的火車就已經在對面月台等了 (再次覺得搭乘義大利私鐵心臟真的要很大顆….
馬泰拉車站也不如想像中舊舊破破的,反而超級有設計感,到這邊最艱難的坎就算是過完啦,一路順著地圖走大概 10~15 分鐘就可以走到市中心了。

景點
馬泰拉是一座可以「走馬看花」的城市,光是在洞穴巷弄間穿梭、看著石灰岩牆面隨光影變化,就已令人著迷。但若只停留於外在的景色,可能會錯過這座城市真正動人的靈魂。想要理解馬泰拉的過去與重生,推薦從 Casa Noha 開始。
Casa Noha 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景點,而是一棟曾屬於當地貴族的古老住宅,如今由 FAI(義大利國家文物信託)接手維護,並改建為一處沉浸式的歷史敘述空間。透過多媒體影像與空間聲音設計,它以短短約 25 分鐘的影片,帶領旅人快速走過馬泰拉的歷史興衰,看完影片之後再去造訪各個景點,會對馬泰拉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馬泰拉的石窟區又可以分成Sasso Caveoso 和Sasso Barisano這兩區,前者保留較多原始洞穴結構,氣氛原始而質樸;後者則多經過修復改造,聚集了許多特色餐廳、藝廊與設計旅店。(Map)
其中,推薦參觀的幾個教堂有
- Church of Saint Mary of Idris:這座岩洞教堂建在突出的石山上,是馬泰拉最具代表性的地標之一。站在此處,可俯瞰整個 Sassi 區,尤其傍晚的時候晚霞+點燈,超級漂亮
- Basilica Cattedrale di Matera “Maria Santissima della Bruna”: 這座主教堂建在一個稱為 Civita 的山脊上,是馬泰拉最早的聚落核心,特別的是其地基下方原為早期的岩穴空間後在中世紀原有的洞穴基底被整合進新建的羅馬風格教堂中,才有了今天的主教堂。
- Convent of Saint Agostino: 從Convent of Saint Agostino望去,可以看到整個馬泰拉全城的景觀,非常推薦。

馬泰拉大大小小的教堂,實在是太多了,可以說是每個轉角都是教堂也不為過? 這邊就先列出幾個我覺得不能錯過的,剩下的就留給各位讀者親身探索了。如果對教堂沒有興趣,就在 Sasso Caveoso 的石階小徑隨意走走吧,在馬泰拉隨意一個轉角都美的值得駐足。


當然,除了在 Sassi 區內漫步探索,體力充足的旅人也可以挑戰徒步穿越峽谷,前往對岸的馬特拉古城區。這片廣闊的自然保護區不僅保有原始地貌,更是馬泰拉最早期的人類活動遺跡所在地——比 Sassi 還要更早。考古學家曾在此發現大量舊石器時代的穴居痕跡與岩壁繪畫,見證人類自遠古以來便在這片石灰岩高地上留下足跡。

站在高原上,不僅能從全新角度俯瞰峽谷對岸的 Sassi 城區 (觀景台: Belvedere Murgia Timone),更可以沿途造訪數座保存完好的濕壁畫洞穴教堂(Chiese Rupestri),如 Chiesa Rupestre di San Falcione 、Chiesa Rupestre di Madonna delle Tre Porte 和 Madonna degli Angeli。這些教堂大多直接雕鑿於岩壁之中,內部仍可見中世紀的壁畫與宗教圖騰,是極其珍貴的歷史遺跡。
實在沒有體力的人,可以學我,走到最接近的 Chiesa Rupestre Madonna delle Virtù e San Nicola dei Greci – Sassi 既可以欣賞捯溼壁畫,又可以遠望古老的古城區。

總結來說,馬泰拉真的是一座讓人充滿驚喜的城市。自從五年前第一次在電視上看到它的名字,那些石頭屋、洞穴教堂的畫面就一直留在我心裡。雖然地理位置偏遠、交通不算方便,但或許正因如此,才讓這裡保留了那麼多原始又真實的樣貌。這輩子會不會再回來,說真的也很難講,但我想,這次的馬泰拉,已經足夠讓我念念不忘了。也希望各位讀者有機會前去一探究竟。
更多義大利文章: